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Moneyball 背後的意義-做出勇於改變的精神



電影裡最有名的一句話-How Can You Not Be Romantic About Baseball ? 


台灣譯"魔球"改編至同名小說Moneyball,這是在講棒球經營的故事,電影陳述運動家隊在2001年輸給洋基後又遇到3位大牌球員出走,球隊如何補強改變到20連勝的勁旅,探討中間究竟發生什麼事。


奧克蘭運動家的總管Billy Bean是球隊的GM,跟耶魯經濟系畢業的Peter Brand的加入,他們用了顛覆傳統的方法打造球隊,當然最主要問題還是因為球團沒有太多預算,他們利用冰冷的數據來評鑑每個球員優缺點,找出聯盟中被低估的球員,然後以極低價格買進球員穫取他們想要的目的。


Billy Bean不管那些資深球探的傳統思維想法,反而去質疑這些球探真的有能力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嗎?因為Billy Bean曾經也是一位備受期待的新秀,可是最終也是打不出成績,他認為傳統的思維方式跟直覺已經不管用了,所以他要用創新的方式帶領球隊。


Billy Bean的想法是: 如果可以讓上壘率增加,進而創造出更多得分機會,讓球隊可以以較大的機率贏球,不過想當然爾球隊教練當然不能接受他這種偏激的想法,一再的不願意配合,不過最終還是妥協。


其中電影中有提到一位人物是Bill James 他是一位美國棒球作家,歷史學家和統計學家,他是運動歷史上最有名望的分析家,他善常用統計科學運算績效方式,「算出」最佳球隊組合。


而Peter Brand認為雖然球賽中的安打跟全壘打固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把握每一次的得分機會。


他留下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也許當時Billy Beane 創新的作法並沒有帶領運動家贏得世界大賽冠軍,但他卻在MLB 體系中打出一支漂亮全壘打,而這也是整部電影我覺得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做出勇於改變的精神",也是台灣投資人最欠缺的勇氣。


最後運動家隊也拿到不可思議的20連勝,Billy Bean也再次做出有違常人的思考,拒絕了紅襪隊開出的天價合約。


這部片讓我有感而發,美國第一支指數型基金在1992年由LOR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的Super Trust,然後在1993年道富資產公司引入S&P存託憑證信託系列也被稱為SPDRㄧ開始也是受到輕視,這種無聊至極的投資法,有哪個投資人會買單?


ㄧ直到現在多數人也是這樣認為當時採用指數化的資產管理公司寥寥可數沒有人知道會在今天成長了好幾千倍而且規模還持續擴大


主動型的投資人也常輕視或甚至認為"只有不懂投資與分析的人才會買ETF等各種貶低的指控",不過這些原本輕視的人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忽略這個不斷成長的巨人


在現階段台灣的環境下投資海外ETF的人少之又少,極多數人依然不肯做出對自己有利的任何改變,而在台灣發行的境外基金公司只把台灣人當做提款機。只要發行符合台灣人口味的基金不管內扣費用多少依然大賣特賣或是發行違背ETF追蹤大範圍市場本質的變形金融產品


難道大多數人會不知道成本是投資最基本的考量嗎?


其實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台灣這方面訊息太少太封閉,而多數金融業者或是基金平台公司只會不斷的灌輸把錢匯到國外有多不安全,跟任何稅負的麻煩跟自己還要半夜掛單的等等荒謬理由


因為他們自己也了解,面臨的敵人有多巨大跟難纏他們不願看到台灣投資人出走,而導致他們不能賺到更多錢,難道在台灣的投資人就活該被剝好幾層皮嗎?


其實投資人跟本不用乖乖接受這種不合理的差別待遇只要把被動轉換成主動勇敢做出改變,就可以跨出台灣金融業者的等等不合理費用的禁錮


常去銀行的人就知道,銀行業務人員不是推保險就是推自家有利益關係的基金


我說投資ETF
他們會說可以透過我們的複委託買

我說可是成本很貴
他們會說把錢匯到海外很不安全等等不見怎麼辦??

我說投資不用ㄧ直進出然後看市場投資
他們更是會分析"未來"看哪個市場好就投入,然後嚴格守紀律,上漲15%賣掉,下跌8%做停損,投資人聽起來一切非常美好,這種上可攻下可守的無知知識而這就是台灣的金融環境,每天都ㄧ再重演


矛盾的是如果預先知道哪個市場好,那幹嗎做這些動作呢??


金融業者也知道要教育投資人太難,還不如做好"行銷"這份工作,只要講到投資人心動錢就進來,諷刺的是這些人跟經理人他們卻在背後投資指數型基金。


台灣大多數投資人不願意改變的心態,造就這些基金公司與網路基金平台的亂象(免手續費結果更高的內扣費用),只是投資人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ETF 美股-世界財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